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福见地标出海行动——“竹荪物语”团队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6-0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了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531日,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福见地标出海行动”——竹荪物语”团队赴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青年视角记录乡村脉搏,探寻产业振兴密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竹荪采摘,触摸乡土振兴

竹荪,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是高唐镇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大清早,实践队成员抵达高唐镇竹荪种植示范基地跟随当地农户的脚步,踏入了竹荪的采摘田。在农户的指导下,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在田间穿梭,寻找并采摘一朵朵竹荪,一会儿的功夫就摘满了整筐。虽然烈日炎炎,但队员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车间加工,科技赋能兴产业

采摘归来,队员们没有停下脚步,紧接着走进竹荪加工车间。农户介绍了从新鲜竹荪的分级筛选,到采用自动化与人工相结合的清洗流程,再到关键的低温烘干工艺处理的全过程。队员们不仅体验了竹荪的处理流程,学习了传统的手工加工技艺。同时,队员们还详细拍摄了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并就竹荪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对当地农户进行了采访。

结合专业特色,讲好乡村“菇”事

队员们不仅系统收集了竹荪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手影像及访谈资料,更深刻理解了地理标志产品所蕴含的产业价值与文化内涵。此外,还将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及跨文化传播视角,精心制作高质量短视频,向国际社会讲好乡村“菇”事,切实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院学子们在乡野间锤炼了本领,了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也强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知。今后,队员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赖丽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