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国际传播,7月5日至7日,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福建省建宁县开展“福见地标国际传播——‘锦绣山河·桃韵建宁’”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外语+电商+文化”为特色,通过走访企业、融媒体见习、地标产品推广等形式,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探访特色产业,助力电商发展
实践团队首站走进建宁县福源建莲电商销售公司,深入了解建宁通心白莲的种植、加工及电商销售全产业链。学生们结合外语专业优势,针对企业跨境电商需求,提出多语种产品介绍、国际社交媒体推广等建议,并现场参与直播带货实践,助力“建宁莲子”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融媒见习赋能,讲好地方故事
在建宁县融媒体中心,同学们系统学习短视频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技巧,并深入春花农场,用镜头记录中国地标产品——建宁黄花梨和黄桃的丰收场景。通过采访果农、拍摄果园实况,团队创作了系列双语短视频,以青年视角展现建宁特色农产品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
短视频电商实战,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期间,团队分组开展“地标产品短视频电商单日业绩大赛挑战”,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建宁黄花梨与黄桃。学生充分发挥外语特长,制作中英文双语短视频和销售文案,结合电商知识设计营销方案,累计发布作品20余条,提升了建宁地标农产品的网络曝光度。带队教师吴晓斌、谭婧表示:“此次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青春责任。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地方发展注入青年力量。”建宁县相关负责人对实践成果高度认可:“大学生们用创新思维为建宁特产开辟了国际传播新路径,期待更多这样的双向合作。”
本次社会实践是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后续团队将整理实践成果,形成调研报告,积极参与中国地标短视频大赛,为地方特色产业国际化提供持续支持。
(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谭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