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典籍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三明学院外籍师生将乐文化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2-12浏览次数:1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我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9日至10日组织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等8国近20名外籍师生,赴将乐开展以“汲取典籍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实地参访杨时纪念馆、常口村、玉华洞等,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领略了中国乡村的发展成就和自然风光。

品悟杨时文化,弘扬孝廉精神

实践队首站来到杨时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外籍师生详细了解了杨时的生平事迹与理学文化,深刻感受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与风采。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使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自蒙古的国际学生桑天(NARANBAYAR SAMDAN)表示:“杨时先生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的求学精神令人敬佩。他一生勤学深思、笔耕不辍,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精神激励我不断追求知识、提升自我,并为社会贡献力量。

探寻神秘古洞,邂逅山水文化

随后,师生们走进将乐著名的玉华洞。刚入洞时,四周漆黑,众人扶着石壁缓步前行。忽然间,眼前豁然开朗——千年水滴侵蚀,百年时光雕琢,大自然在洞壁上刻下了万年的变迁印记。洞内奇石林立,五彩交辉,光影流转,宛如一座天然的地下宫殿。外籍师生们沉浸其中,对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他们纷纷拍照留念,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这次奇妙的探秘之旅。

追寻领袖足迹,感悟生态文明

在常口村,外籍师生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地参观,他们了解了村庄如何依托碳票制度和绿色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随后,大家走进“两山学堂”展馆,进一步感受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与实践,并品尝了当地特色擂茶,体验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学生博博(TOIROV BOBURBEK)兴奋地表示:“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环境优美,擂茶的味道独特,我非常喜欢这里!”此次常口村之行为外籍师生们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他们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活动的最后,实践队来到了将乐县委党校,与当地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外籍师生们纷纷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在明学习生活的期待。在党校的运动场上,大家通过拔河、射箭、篮球等体育活动增进友谊,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此次活动的带队教师赖丽莹在总结时表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外籍师生亲身体验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促进了中外师生的互动交流。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外籍师生了解三明、爱上三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迈向更深层次发展

活动结束后,外籍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还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收获了难忘的回忆。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中文,致力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向世界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传播真实、生动的中国声音。

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