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展“我的国家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系列学术讲座暨英语角校友体验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2-09浏览次数:10

12月7日三明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楼C107顺利举办“我的国家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系列学术讲座暨英语角校友体验活动。本次活动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协办。我院院长卢敏教授亲临会场致辞,朱伊革教授主持,来自尼日利亚、喀麦隆、马里、印度尼西亚、蒙古、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外教与留学生以及我校中外合作交流协会的同学和返校校友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上午的国际文化交流分享会中,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的留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汉语、英语以及他们的母语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国家的风景、美食、传统工艺品以及与中国的往来互助。增进了与会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对沿线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陈振运(Ryan)向我们展示了印尼的多元文化。从巴厘岛到婆罗摩火山,再到科莫多岛,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美食和传统手艺,尤其是蜡染。陈振运特别提到了他的外祖母来自宁夏,这使得他对中国有着特别的情感联系。他的家族故事是中印尼友好关系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联系的生动例证。

来自蒙古的留学生桑天(Samdan)用汉语展示了蒙古的壮丽草原和独特的游牧文化。在讲述蒙古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时,桑天特别提到了马可波罗。他认为,马可波罗的旅行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为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中蒙古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张明(Donior)与美丽(Ezoza)则对中国发达的交通网和便利的购物软件赞不绝口。张明用汉语分享了他在中国通过先进的交通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美丽在介绍乌兹别克斯坦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时,特别提到了撒马尔罕。这座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历史名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撒马尔罕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得到了新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的重要纽带。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星野(Nastya)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独特的节日典礼。在被问及毕业后的计划时,她对中国动画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精神表示赞赏,并表达了她对动画设计行业的兴趣和毕业后留在中国深造的愿望。

下午的国际文化交流系列学术讲座由卢敏院长主持,来自尼日利亚、喀麦隆、马里的三位外教为与会者带来他们国家的风土人情,并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与他们国家的关系。

来自尼日利亚的外教阿布(Abubakar Sulaiman Gezawa)在厦门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受聘于我校。他分享了尼日利亚的旅游景点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大事记”。他详细介绍了这一倡议在尼日利亚资助的项目——曼比拉水力发电站与宗格鲁水力发电站,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尼日利亚的能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社区带来电力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来自喀麦隆的外教宏伟(Tsi-Keyung Ngiewih)在我校执教已有16年,深受学生欢迎。他展示了喀麦隆的农业、自然风光、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歌舞,特别是喀麦隆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帮助修建的基础设施——港口与公路,这些项目加强了非洲内部的贸易往来和交流,改变了殖民时期只与法国有贸易往来的历史。他也辩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来自马里的外教帅建(Cheick Amadou Tidiane Ouattara)在西南大学获得英语教育博士学位后受聘于我校,他介绍了马里的多元文化与民族,并详细阐述了历史上中国与马里的友好往来。他对新时代下的两国合作表示期待,并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马里的手工艺品、音乐和舞蹈在全球享有盛誉,而“一带一路”为这些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讲座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在吴爱副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师生畅所欲言,对尼日利亚、喀麦隆以及马里三个非洲国家间语言差异、殖民影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教育制度、文化习俗等问题进行更细致的探究。同时,与会者也回答了外教提出的问题:“作为中国学生,你们自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是怎样的?”有的同学表示,最初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初中的政治课上,认为这是当今世界格局下一个互利共赢的平台。也有同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展示了中国智慧,让中国更好地被世界看到,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最后,卢敏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其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在三明学院学习的国际学生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外籍教师都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他们正在,也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们的学术讲座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帮助我们更直接、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核、实际行动和深远意义。与会师生也表达了希望以后能多多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术水平,开阔国际视野,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余水晴、薛靖怡/供稿)